农村分散式供水和城市集中供水的水处理工艺差异,核心源于水量规模、水源条件、管理水平和成本预算的不同,具体差异按工艺环节和配套要求展开如下:
一、核心前提差异(决定工艺方向)
- 农村分散式供水:处理规模小(单户 / 多户,日均几吨 - 几十吨),水源多为井水、山泉水、小型水库,污染程度低但水质波动大,缺乏专业管理团队,需低成本、易操作的工艺。
- 城市集中供水:处理规模大(日均万吨 - 百万吨),水源多为江河、大型水库,易受工业和生活污染,水质复杂,有专业水厂团队运维,可支撑复杂工艺和规模化运行。
二、各工艺环节具体差异
1. 水源预处理阶段
- 农村分散式供水:工艺极简,以简单过滤为主。比如用砂石过滤池、简易沉淀池去除泥沙、悬浮物,优质山泉水甚至可直接跳过预处理,无需额外添加药剂。
- 城市集中供水:流程完整且严格。先通过格栅去除大块杂物,再经沉砂池分离砂粒,最后加聚合氯化铝、聚丙烯酰胺等药剂进行混凝沉淀,将细小悬浮物聚合成絮体去除,部分水源还需预氧化(臭氧、高锰酸钾)处理异味和藻类。
2. 核心净化阶段
- 农村分散式供水:主打 “低成本 + 易维护”,多为模块化小型设备。比如井水经石英砂过滤后,搭配活性炭吸附异味,或直接使用超滤膜净水器,单户可独立安装,无需复杂调试。
- 城市集中供水:采用 “常规处理 + 深度处理” 组合。常规处理用快滤池、V 型滤池高效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,深度处理按需添加活性炭吸附、臭氧 - 生物活性炭工艺,降解难降解有机物,部分地区还会采用超滤、纳滤等膜法技术提升净化效果。
3. 消毒阶段(关键差异点)
- 农村分散式供水:消毒方式简单易操作。常用漂白粉人工投加、小型紫外线消毒器、缓释消毒器(适配井水),无需专业值守,用户按说明定期补充药剂或更换灯管即可。
- 城市集中供水:以氯消毒为主、辅助消毒为辅。用液氯、次氯酸钠消毒,精准控制投加量,确保管网末端余氯≥0.05mg/L;部分水厂配套紫外线、臭氧消毒,减少氯代消毒副产物,消毒参数由自动化系统实时调控。
4. 管网输送与维护
- 农村分散式供水:管网短且简单,多采用 PE 管、PPR 管,多为单户独立管网或小型集中管网。维护由用户自行负责,定期检查管道渗漏、冲洗末端水龙头即可,成本极低。
- 城市集中供水:管网庞大复杂,覆盖整个城市,采用球墨铸铁管、钢管(承压能力强),配套加压泵站、清水池等设施。需专业团队运维,定期检测管网漏损、冲洗管网、监测末端水质,避免二次污染。
三、差异核心原因
- 规模适配:农村水量小,无法承担大型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成本,工艺必须小型化、模块化;城市水量大,规模化运行可降低单位处理成本,适合复杂且高效的工艺。
- 管理能力:农村缺乏专业水处理人员,工艺需满足 “免维护、易操作”;城市有专业水厂团队,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精细化管理,支撑复杂工艺的稳定运行。
- 水源条件:农村水源污染少但分散,无需深度处理;城市水源污染风险高、水质波动大,必须通过全流程净化保障出水安全。




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