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处理中 “达标排放” 和 “回用” 的核心目标选择,取决于政策要求、用水成本、污染物特性三大关键因素,多数场景会优先满足达标排放,再根据性价比推进回用。
1. 优先选 “达标排放” 的情况
- 政策硬性要求是底线:只要废水排放,必须先满足对应行业的排放标准,这是不可突破的合规前提,避免环保处罚。
 - 回用性价比低:当当地新鲜水价格便宜、废水处理后回用的工艺成本(如深度脱盐、消毒)远高于采购新水时,达标排放更经济。
 - 废水回用价值低:生产工艺对水质要求极高,或废水中含难降解有毒物质,处理至回用标准的技术难度大、风险高,优先选择安全排放。
 
2. 优先选 “回用” 的情况
- 水资源短缺或水费高昂:如北方缺水地区、工业用水价格高的园区,回用可大幅降低新鲜水采购成本,快速回收投资。
 - 政策鼓励或强制回用:部分地区对高耗水行业(如化工、钢铁)有回用率要求,或给予回用补贴,推动企业开展中水回用。
 - 污染物资源化价值高:废水中含可回收物质(如重金属、热能),回用时可同步实现资源回收,提升经济效益。
 
3. 常见折中方案:“达标排放 + 部分回用”
多数工业企业会采用这种模式:核心生产工艺用新鲜水或高标准回用水,低要求场景(如设备冷却、地面冲洗、绿化)用处理后达标的废水回用,既满足合规,又降低成本。





		
 在线客服